百兆小编

手机: 136****5186 显示号码

会全球会展小编,展会在哪里,小编在哪里会展平台 h5会展 会展商城 互联网会展 虚拟 展览 论坛 峰会 会展营销 展览会 博览会 展览搭建 展览服务商 展览供应商平台 电子邀请函 全球会展小编!

远程观展|万里同风——新疆文物精品展

2019.08.15 18:01:14

百兆小编

2019.08.15 18:01:14

       2019年7月9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万里同风——新疆文物精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将持续2个月。 
       本次展览共展出了185件(套)展品,展览分为“丝路雏形”“丝路华章”“丝路梵音”3个部分,用新疆出土的精美文物,展示了从先秦时期到汉唐时期西域与中原的紧密联系以及多元文化融合和发展,进一步阐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展出文物包括:先秦时期的彩陶、青铜器、金器、木器及毛织品;汉唐时期的锦绣丝绸、官府文书及简牍文书、官府印信、泥俑、各类钱币等。 
       “将这个展览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就是为了借国家级展馆平台宣传一个全面、立体、真实的新疆,更加有力地证明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治区博物馆馆长于志勇说。 
       同时,该展览还配合以石窟壁画还原及视频、投影等多媒体展示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新疆缤纷灿烂的历史文化。 
       据了解,2018年9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与自治区文物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展览是继“天山古道东西风——新疆丝绸之路文物展”“新疆古代服饰展”后,双方又一次合作。

以下作品图片由Phassy提供

对虎纹带形金饰

战国
1977年乌鲁木齐阿拉沟30号墓地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同墓共出土此类金饰4件,呈长条状,是镶嵌于皮状物上的装饰品。纹样系捶揲加工而成,两虎相对,虎视眈眈,欲作斗争状。虎有翼做踞卧状,前肢平伸,后肢翻转曲至背部。动物纹是北方草原常见的一种纹样风格,分布相当广泛。

黄地螺旋纹褐

战国
1985年且末扎滚鲁克4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这块织物染成黄色,其上有红色手绘连续的双线螺旋纹及源点纹,明丽鲜艳。“褐”是用粗麻线织城的粗布,是古代居民常见服饰的原料之一。新疆地区因为气候干燥,很多掩埋在千年古墓中的织物在出土时依然保持着鲜艳的色彩。

动物纹毛褐

战国
1985年且末扎滚鲁克4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这块织物染成黄色,其上有红色手绘连续的动物纹,从动物的形态及身上的花纹看应该是老虎,另有一种动物可能是牛或羊。虎纹头向左右错开,显示出一种平衡中求变化的设计构思。

单耳变体羊形纹彩陶豆

西周
1986年哈密焉不拉克75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陶豆为夹砂红陶。通体饰红色陶衣,口沿处绘水波纹,内底饰似两只变体羊形纹,两羊体于底中心呈十字相交状,笔法写意,风格独特。焉不拉克古墓群是新疆境内最重要的一处早期铁器时代遗存。文物中陶器较多。红衣黑彩是新疆尤其是新疆东部地区彩陶器上较多见的色彩配置,与甘肃四坝文化出土的陶罐有相似之处。

三足青铜釜

战国
1983年新源县71团农场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合范铸造。敛口,斜沿外折,鼓腹,小平底。肩部有两两相对的双耳和双系,双耳横置,双系竖置。腹下有三足,中空,外向斜移,再垂直下折。腹部饰三道凸弦纹,足部也有凸起的弦纹,足下端似有兽形纹饰,出土时已模糊不清。具有浓郁的草原文化色彩。

人面太阳纹青铜镜

距今3800年一3600年
哈密天山北路墓地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镜呈脚形,镜泡光滑用以观容察貌,镜背有纹饰,其中心饰圆形人曲像,以钮为鼻,鼻两侧各有一个细小的泡状凸起, 似人眼;人面外周饰放射状短线,似太恥光芒。
此镜质薄器轻,整体装饰风格古朴浑厚、质朴典雅,锐背裝饰的人面太阳纹允满了神秘气息。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铜镜的起源、早期发展及文化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单耳带流彩陶杯

距今3800年-3000年
和静察吾乎4号目的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彩陶为夹砂红陶。陶杯底部有烟炱痕迹,表明曾被作为炊器架在火上用以煮水。流的外侧至下腹部绘四组连续的回字纹。察吾乎墓地中出土了大量彩陶器,有的通体绘有花纹,有的则先在器表抹彩,仅留颈部一圈或从流嘴斜向腹部的一条空白带,然后在空白带中填绘回纹、网纹、棋盘纹、三角纹、水波纹等图案,风格独特。带流陶器可以方便的倾倒加热后的饮料,是因实际生活的需求而发明的。

石人俑

战国
1985年呼图壁县采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石人俑为圆柱形,上半部雕刻人的头颈和手臂。头部雕刻较为细致,有五官及发髻,手臂只有轮廓,抱于胸前,应是一种郑重肃穆之态。下部不做任何雕琢,可以直插在台座或地面上。石人俑雕琢精细,打磨光滑,人物造型自然古朴。草原地带的游牧部落自青铜时代起就有墓前设立石像的习俗。石像大多直立地表,以简练的手法雕刻人的头像、手臂及衣装。这种小石像与墓前大石像风格接近,出现时间较晚,一般用于墓室随葬。

铜武士像(复制品)

战国
1983年新源县71团农场鱼塘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武士像原件为中空,头戴顶附弯钩的高顶遮沿帽,上身赤裸,腰间系短裙,左腿屈起,右腿下跪,双手环握,拳心相对,拳眼向上,手中各有一孔管,原应该有物件插入,全身肌肉发达,双目凝视前方,显得威武有力,此铜像是当时活跃于欧亚草原上的塞人的形象。
塞人是古代西亚、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希罗多德称其斯基泰人,波斯人称之为释迦、烁迦,印度人称之为释种,中国的《史记》《汉书》称之为塞人。公元前3世纪以前,塞人生活在美丽富饶的伊犁河流域及伊赛克湖附近一带,以游牧为主,后被太月氏所败,迁徙至中亚地区,与当地民族逐渐融合。作为游牧民族,塞人在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丝绸、铜镜等物品的西传应该就有塞人的贡献。

狮形金箔饰

战国
1977年乌鲁木齐阿拉沟30号目的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这件狮形金箔饰制作精美,是用整块金箔捶打模压出雄狮扑食的形象,雄狮竖耳,张口睁目,前腿下压一猎狗作咬噬状,后退和尾向上翻转,显得强健有力,鬃毛卷曲,细腰,身饰弧形条纹和圆涡纹,具有极强的立体感。
动物形牌饰是北方草原民族常用的饰物,其造型多为虎、狮、鹿、狼、羊、牛等活跃于北方草原的野生动物和牧羊动物。从古至今,活动于新疆地区的大型食肉猛兽有新疆虎和豹,没有狮子活动的迹象。这件动物牌饰的造型咋看像虎,但颈部却又浓密的鬃毛,因此专家认为这应该是狮子形象。

对兽青铜环

战国
1983年新源县71团目的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环为圆形环,环体中空,内侧有一条开口,表面有凸棱纹。铜环的前部是相对伏卧状虎头相对,其虎头、耳、鼻眼及吻部塑造的非常清晰。
此器制模和铸造工艺都非常成熟,造型具有很高的艺术想象力。新疆早期的铜器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这件铜环折射出当时青铜业的工艺制造水平,为沃教祭司用具。

青铜凿

战国
巩留县阿尕尔生征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器通体狭长,两侧边竖直,较厚,直銎口,装直木柄,銎口味圆形,刃部略呈弧形,上端空心带沿,下端呈凹槽,刃部有使用痕迹。
凿是凿孔或挖槽用的工具,使用锤子一类攻击捶打。这件圆凿口呈半圆形,是用来开凿圆形孔位的。

田园葡萄纹彩陶罐

西周-春秋
1987年和静察吾乎墓地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陶罐为夹砂红陶,通体红色陶衣,颈肩部涂成黄白色,以深红色绘三组不规则的网格纹,内填圈点纹,寓意田园。另有一组蔓藤葡萄纹,枝叶卷曲,果实累累。此陶罐图案新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新疆彩陶中的精品之一。察吾乎文化是天山南麓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这件陶罐上的葡萄纹表明这一地区当时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园艺种植业。

单耳带流彩陶杯

距今3800年一3000年
和静察吾乎墓地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彩陶杯为夹砂红陶,口沿以下的颈部以红彩饰一周网状菱格纹,具有察吾乎文化陶器的典型特征。察吾乎古墓群是新疆目前发现的最大一处氏族公共墓地。墓葬密集,排列有序,规模宏大。石围墓、屈肢葬和单耳带流彩陶器是其文化的主要特征。从墓葬的形制、出土遗物及文化内涵来看,察吾乎居民当时已经从事农业生产,过着定居生活。

叶脉纹青铜斧

战国
巩留县阿尕尔生征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斧銎孔椭圆形,横孔,所以柄也是横向安装。銎面饰以叶脉纹,宽刃,刃弧直。
目前,青铜斧在新疆境内的塔城地区、昌吉州、哈密地区、拜城等地也都有出土,形制有差异,但也多有相似之处。

虎纹金牌饰

战国
1977年乌鲁木齐阿拉沟30号目的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同墓出土同类器物共7件,纹样基本相似,圆形,利用金片捶揲出浮雕纹样。老虎躯体翻转卷曲呈圆形,头高昂,前爪抬至颌下,后爪至脑后,极富动感。

彩绘骑马武士俑

唐代
1964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9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武士头戴兜鍪,身穿黄色长袍,足蹬长靴,骑在一匹高大矫健的马上,神情严肃而专注,充分显示了沉着、冷静、稳健的军人气质。武士俑再现了唐代西域军队的威严军容。

十二开光梯形纹彩陶罐

西汉
1973年昭苏夏台墓葬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罐腹上部一周用12组距离相等的近似正置梯形的方格进行分割,似在瓷器中采用的开光绘制图案的手法。每个方格内的纹样简约抽象,错落有致。
新疆彩陶的制法,陶衣和彩绘颜色与甘育地区的彩陶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三角纹和其他竖条纹、网格纹、平行条纹等在甘肃地区的彩陶中屡见不鲜,与甘肃河西走廊西端的马厂类型、 火烧沟类型文化及沙井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茧形陶壶

西汉
1963年昭苏夏台墓葬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茧形壶是战国秦汉时期流行的一种器物,因腹部形状类似蚕茧而得名,也被称为鸭蛋壶。这件陶壶的整体造型与陕西关中地区秦代墓葬出土的同类陶器极为相似。

彩绘陶罐

南北朝-唐
1966年吐鲁番阿斯塔那50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陶罐器表涂黑彩作底,上施白色圆点纹。在当时,这种联珠纹图案是丝织品上最常见、最具特色的一种纹饰,把丝织品上的联珠纹移植到木器、陶器之上,是麴氏高昌在艺术上的创新。因此绘有联珠纹的木器、陶器也就成为麴氏高昌独树一帜的器物。

仪仗俑

唐代
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俑为手工捏塑,彩绘。身穿盔甲,足穿黑靴,双手执于胸前,做执兵器状。俑的脚下有一场4.8厘米的木棍,推测其应是插在某种底座上排列成序的武士俑之一。

宦官俑

唐代
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宦官俑的制作方法是木雕头部,彩绘面貌,胸部用方形木条直接在颈下粘合,木片做成两腿和双脚,粘合在方形木条两侧,胳膊用纸捻制成。头戴乌纱帽,身穿黄色菱格纹绮长衫,系黑腰带。宦官俑脸色苍白,立一对扇风耳,挑眉吊眼,塌鼻梁扁鼻头,翘红唇大嘴,相貌 丑陋,面目可憎,表现出“黄衣使者”欺上媚 下的丑陋形态。木俑衣着真实,宛若真人,可能是唐代“雕木为戏”的傀健木偶,用于当时 吐鲁番贵族庭院内表演,或受当时厚葬风俗的 影响,在出殡时表演以炫耀路人,又称“丧家乐”。傀儡戏起源于汉代,到唐宋时期依然很流行。 傀儡戏的表演以滑稽为主,偏重娱乐。其人物 造型多采用夸张的手法,以达到供观众取乐的目的。

“五铢”铜钱

汉代
1966年吐鲁番阿斯塔那62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圆形,方孔,钱面铸阳文篆书“五铢”二字。“五铢”钱始铸于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至唐武德四年(公园621年)废止,是中国钱币史上铸行最久、行用时间最长的货币。它是以重量为名称的钱币,但其与实际重量已不相符。它有官铸、私铸之分,大、小、薄、厚多种规格,凿穿、剪边、磨廓等多种样式。“五铢”钱是汉代的主要流通货币之一,张骞凿空西域厚,“五铢”钱通过商贸与“纳贡”回赐的方式流向西域地区。新疆各地出土了大量此类铜钱,反映了汉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管辖与两地频繁的经贸往来。

内藏奏得称价钱帐

唐代
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514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内藏”为古代管理宫内仓库的机构。这是唐代内藏购买物品的详细清单,共有74行文字,用毛笔写在纸上,后来剪成鞋帮和鞋垫状,用作制鞋的材料。

彩绘驼夫俑

唐代
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木俑将人头、躯干、上臂、小臂、双下肢、双脚分段雕刻,然后胶合而成,再施以彩绘。俑为一胡人男子像,浓眉深目、鼻高且挺直、短胡须,头戴白毡尖顶帽,帽沿外翻,露出暗红色帽里,毡帽两侧绘红色四出菱纹图案,身穿齐膝绿色袷袍,胸前左侧衣角外翻,露出红色衬里,上绘深红色树草和蜜蜂图案。腰系黑带,脚穿黑色长靴,两臂弯曲向前并紧握双拳,作牵引驼马状,显得英俊、坚毅,显示了乐观自信的民族性格。木俑制作技法精湛,艺术风格鲜明,具有很强的写实性。

铜眼罩

唐代
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27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以铜片模范打制成形,出土时置于死者眼部。铜眼罩的造型犹如现在的眼镜,眼罩的边缘钻有一圈小孔,用以缝缀棉、麻、丝等织物作为装饰。眼罩对着双眼的位置,用小穿孔组成眼形,似乎佩戴眼罩的主人可以通过呈眼形的小孔窥视外界。此眼罩并非实用品,仅是作为障目的冥器使用。阿斯塔那唐墓中的死者有用纺织物覆面的习俗,覆面的眼部挖空,缝缀上眼罩,使眼罩与覆面连成一体。

化妆砚

南北朝
1972年疏附阿克塔拉采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砚板以石片雕刻而成,是研磨化妆品的用具。两边凸起雕刻有莨苕叶饰,这是罗马艺术常见的织物纹饰。上部男像手托酒杯坐于中间,左侧一人为其持壶甜酒,一人面向中间低头而跪,右侧侍者持物站立。下部中间有一研磨之用的凹槽,两侧各雕一小牛。此砚板的织物纹装饰与饮酒场面带有希腊艺术元素,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产物。

绢衣彩绘木俑

唐代
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女俑头部为木塑彩绘,身躯以木柱支撑,胳膊用纸捻制成,呈侍立恭候状。发束高髻,头微向左侧。面部秒回花鈿。身着团花锦上衣、黄地白花绢制披肩。下穿红、黄相间竖条曳地长裙。一派高贵、电压、艳美的姿态。

玻璃杯

汉代
1996年且末扎滚鲁克49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磨面纹玻璃器是指器表主要以冷加工磨面纹装饰的玻璃器皿。新疆地区共发现3件磨面纹玻璃杯,除此之外,其余两件分别出自尉犁县营盘墓地9号墓和营盘遗址墓地。

彩绘宝相花小木罐

唐代
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30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木罐旋制。鼓腹,平底,上带盖,盖有伞形钮。黑色器表上描绘白色纹样。盖上饰卷草纹,罐体绘当时流行的宝相花纹和云纹。整体线条流畅,纹饰精美,但色彩附着不牢固,是专为随葬制作的冥器。

叙利亚文石碑

元代
1953年霍阿力麻里古城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石碑为椭圆形扁平砾石,上部刻十字架圈案,下部两侧有叙利亚文字。这件石碑是1953年中国西北文物考察团在霍城阿力麻里古城发现的,元代蒙占贵族也信仰景教,阿力麻里城又处在丝钃之路和东西交通要道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及重要的政治中心地位促使它在元代成为景教活动的中心之一,而在古城中发掘的众多元代叙利亚文景教碑,有可能是公纪14世纪从西亚来到阿力麻里城传教的聂斯脱利教派传教士或景教徒留下的慕碑。

对虎纹带形金饰 战国 1977年乌鲁木齐阿拉沟30号墓地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同墓共出土此类金饰4件,呈长条状,是镶嵌于皮状物上的装饰品。纹样系捶揲加工而成,两虎相对,虎视眈眈,欲作斗争状。虎有翼做踞卧状,前肢平伸,后肢翻转曲至背部。动物纹是北方草原常见的一种纹样风格,分布相当广泛。

黄地螺旋纹褐 战国 1985年且末扎滚鲁克4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这块织物染成黄色,其上有红色手绘连续的双线螺旋纹及源点纹,明丽鲜艳。“褐”是用粗麻线织城的粗布,是古代居民常见服饰的原料之一。新疆地区因为气候干燥,很多掩埋在千年古墓中的织物在出土时依然保持着鲜艳的色彩。

动物纹毛褐 战国 1985年且末扎滚鲁克4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这块织物染成黄色,其上有红色手绘连续的动物纹,从动物的形态及身上的花纹看应该是老虎,另有一种动物可能是牛或羊。虎纹头向左右错开,显示出一种平衡中求变化的设计构思。

单耳变体羊形纹彩陶豆 西周 1986年哈密焉不拉克75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陶豆为夹砂红陶。通体饰红色陶衣,口沿处绘水波纹,内底饰似两只变体羊形纹,两羊体于底中心呈十字相交状,笔法写意,风格独特。焉不拉克古墓群是新疆境内最重要的一处早期铁器时代遗存。文物中陶器较多。红衣黑彩是新疆尤其是新疆东部地区彩陶器上较多见的色彩配置,与甘肃四坝文化出土的陶罐有相似之处。

三足青铜釜 战国 1983年新源县71团农场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合范铸造。敛口,斜沿外折,鼓腹,小平底。肩部有两两相对的双耳和双系,双耳横置,双系竖置。腹下有三足,中空,外向斜移,再垂直下折。腹部饰三道凸弦纹,足部也有凸起的弦纹,足下端似有兽形纹饰,出土时已模糊不清。具有浓郁的草原文化色彩。

人面太阳纹青铜镜 距今3800年一3600年 哈密天山北路墓地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镜呈脚形,镜泡光滑用以观容察貌,镜背有纹饰,其中心饰圆形人曲像,以钮为鼻,鼻两侧各有一个细小的泡状凸起, 似人眼;人面外周饰放射状短线,似太恥光芒。 此镜质薄器轻,整体装饰风格古朴浑厚、质朴典雅,锐背裝饰的人面太阳纹允满了神秘气息。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铜镜的起源、早期发展及文化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单耳带流彩陶杯 距今3800年-3000年 和静察吾乎4号目的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彩陶为夹砂红陶。陶杯底部有烟炱痕迹,表明曾被作为炊器架在火上用以煮水。流的外侧至下腹部绘四组连续的回字纹。察吾乎墓地中出土了大量彩陶器,有的通体绘有花纹,有的则先在器表抹彩,仅留颈部一圈或从流嘴斜向腹部的一条空白带,然后在空白带中填绘回纹、网纹、棋盘纹、三角纹、水波纹等图案,风格独特。带流陶器可以方便的倾倒加热后的饮料,是因实际生活的需求而发明的。

石人俑 战国 1985年呼图壁县采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石人俑为圆柱形,上半部雕刻人的头颈和手臂。头部雕刻较为细致,有五官及发髻,手臂只有轮廓,抱于胸前,应是一种郑重肃穆之态。下部不做任何雕琢,可以直插在台座或地面上。石人俑雕琢精细,打磨光滑,人物造型自然古朴。草原地带的游牧部落自青铜时代起就有墓前设立石像的习俗。石像大多直立地表,以简练的手法雕刻人的头像、手臂及衣装。这种小石像与墓前大石像风格接近,出现时间较晚,一般用于墓室随葬。

铜武士像(复制品) 战国 1983年新源县71团农场鱼塘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武士像原件为中空,头戴顶附弯钩的高顶遮沿帽,上身赤裸,腰间系短裙,左腿屈起,右腿下跪,双手环握,拳心相对,拳眼向上,手中各有一孔管,原应该有物件插入,全身肌肉发达,双目凝视前方,显得威武有力,此铜像是当时活跃于欧亚草原上的塞人的形象。 塞人是古代西亚、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希罗多德称其斯基泰人,波斯人称之为释迦、烁迦,印度人称之为释种,中国的《史记》《汉书》称之为塞人。公元前3世纪以前,塞人生活在美丽富饶的伊犁河流域及伊赛克湖附近一带,以游牧为主,后被太月氏所败,迁徙至中亚地区,与当地民族逐渐融合。作为游牧民族,塞人在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丝绸、铜镜等物品的西传应该就有塞人的贡献。

狮形金箔饰 战国 1977年乌鲁木齐阿拉沟30号目的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这件狮形金箔饰制作精美,是用整块金箔捶打模压出雄狮扑食的形象,雄狮竖耳,张口睁目,前腿下压一猎狗作咬噬状,后退和尾向上翻转,显得强健有力,鬃毛卷曲,细腰,身饰弧形条纹和圆涡纹,具有极强的立体感。 动物形牌饰是北方草原民族常用的饰物,其造型多为虎、狮、鹿、狼、羊、牛等活跃于北方草原的野生动物和牧羊动物。从古至今,活动于新疆地区的大型食肉猛兽有新疆虎和豹,没有狮子活动的迹象。这件动物牌饰的造型咋看像虎,但颈部却又浓密的鬃毛,因此专家认为这应该是狮子形象。

对兽青铜环 战国 1983年新源县71团目的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环为圆形环,环体中空,内侧有一条开口,表面有凸棱纹。铜环的前部是相对伏卧状虎头相对,其虎头、耳、鼻眼及吻部塑造的非常清晰。 此器制模和铸造工艺都非常成熟,造型具有很高的艺术想象力。新疆早期的铜器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这件铜环折射出当时青铜业的工艺制造水平,为沃教祭司用具。

青铜凿 战国 巩留县阿尕尔生征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器通体狭长,两侧边竖直,较厚,直銎口,装直木柄,銎口味圆形,刃部略呈弧形,上端空心带沿,下端呈凹槽,刃部有使用痕迹。 凿是凿孔或挖槽用的工具,使用锤子一类攻击捶打。这件圆凿口呈半圆形,是用来开凿圆形孔位的。

田园葡萄纹彩陶罐 西周-春秋 1987年和静察吾乎墓地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陶罐为夹砂红陶,通体红色陶衣,颈肩部涂成黄白色,以深红色绘三组不规则的网格纹,内填圈点纹,寓意田园。另有一组蔓藤葡萄纹,枝叶卷曲,果实累累。此陶罐图案新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新疆彩陶中的精品之一。察吾乎文化是天山南麓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这件陶罐上的葡萄纹表明这一地区当时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园艺种植业。

单耳带流彩陶杯 距今3800年一3000年 和静察吾乎墓地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彩陶杯为夹砂红陶,口沿以下的颈部以红彩饰一周网状菱格纹,具有察吾乎文化陶器的典型特征。察吾乎古墓群是新疆目前发现的最大一处氏族公共墓地。墓葬密集,排列有序,规模宏大。石围墓、屈肢葬和单耳带流彩陶器是其文化的主要特征。从墓葬的形制、出土遗物及文化内涵来看,察吾乎居民当时已经从事农业生产,过着定居生活。

叶脉纹青铜斧 战国 巩留县阿尕尔生征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斧銎孔椭圆形,横孔,所以柄也是横向安装。銎面饰以叶脉纹,宽刃,刃弧直。 目前,青铜斧在新疆境内的塔城地区、昌吉州、哈密地区、拜城等地也都有出土,形制有差异,但也多有相似之处。

虎纹金牌饰 战国 1977年乌鲁木齐阿拉沟30号目的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同墓出土同类器物共7件,纹样基本相似,圆形,利用金片捶揲出浮雕纹样。老虎躯体翻转卷曲呈圆形,头高昂,前爪抬至颌下,后爪至脑后,极富动感。

彩绘骑马武士俑 唐代 1964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9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武士头戴兜鍪,身穿黄色长袍,足蹬长靴,骑在一匹高大矫健的马上,神情严肃而专注,充分显示了沉着、冷静、稳健的军人气质。武士俑再现了唐代西域军队的威严军容。

十二开光梯形纹彩陶罐 西汉 1973年昭苏夏台墓葬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罐腹上部一周用12组距离相等的近似正置梯形的方格进行分割,似在瓷器中采用的开光绘制图案的手法。每个方格内的纹样简约抽象,错落有致。 新疆彩陶的制法,陶衣和彩绘颜色与甘育地区的彩陶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三角纹和其他竖条纹、网格纹、平行条纹等在甘肃地区的彩陶中屡见不鲜,与甘肃河西走廊西端的马厂类型、 火烧沟类型文化及沙井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茧形陶壶 西汉 1963年昭苏夏台墓葬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茧形壶是战国秦汉时期流行的一种器物,因腹部形状类似蚕茧而得名,也被称为鸭蛋壶。这件陶壶的整体造型与陕西关中地区秦代墓葬出土的同类陶器极为相似。

彩绘陶罐 南北朝-唐 1966年吐鲁番阿斯塔那50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陶罐器表涂黑彩作底,上施白色圆点纹。在当时,这种联珠纹图案是丝织品上最常见、最具特色的一种纹饰,把丝织品上的联珠纹移植到木器、陶器之上,是麴氏高昌在艺术上的创新。因此绘有联珠纹的木器、陶器也就成为麴氏高昌独树一帜的器物。

仪仗俑 唐代 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俑为手工捏塑,彩绘。身穿盔甲,足穿黑靴,双手执于胸前,做执兵器状。俑的脚下有一场4.8厘米的木棍,推测其应是插在某种底座上排列成序的武士俑之一。

宦官俑 唐代 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宦官俑的制作方法是木雕头部,彩绘面貌,胸部用方形木条直接在颈下粘合,木片做成两腿和双脚,粘合在方形木条两侧,胳膊用纸捻制成。头戴乌纱帽,身穿黄色菱格纹绮长衫,系黑腰带。宦官俑脸色苍白,立一对扇风耳,挑眉吊眼,塌鼻梁扁鼻头,翘红唇大嘴,相貌 丑陋,面目可憎,表现出“黄衣使者”欺上媚 下的丑陋形态。木俑衣着真实,宛若真人,可能是唐代“雕木为戏”的傀健木偶,用于当时 吐鲁番贵族庭院内表演,或受当时厚葬风俗的 影响,在出殡时表演以炫耀路人,又称“丧家乐”。傀儡戏起源于汉代,到唐宋时期依然很流行。 傀儡戏的表演以滑稽为主,偏重娱乐。其人物 造型多采用夸张的手法,以达到供观众取乐的目的。

“五铢”铜钱 汉代 1966年吐鲁番阿斯塔那62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圆形,方孔,钱面铸阳文篆书“五铢”二字。“五铢”钱始铸于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至唐武德四年(公园621年)废止,是中国钱币史上铸行最久、行用时间最长的货币。它是以重量为名称的钱币,但其与实际重量已不相符。它有官铸、私铸之分,大、小、薄、厚多种规格,凿穿、剪边、磨廓等多种样式。“五铢”钱是汉代的主要流通货币之一,张骞凿空西域厚,“五铢”钱通过商贸与“纳贡”回赐的方式流向西域地区。新疆各地出土了大量此类铜钱,反映了汉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管辖与两地频繁的经贸往来。

内藏奏得称价钱帐 唐代 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514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内藏”为古代管理宫内仓库的机构。这是唐代内藏购买物品的详细清单,共有74行文字,用毛笔写在纸上,后来剪成鞋帮和鞋垫状,用作制鞋的材料。

彩绘驼夫俑 唐代 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木俑将人头、躯干、上臂、小臂、双下肢、双脚分段雕刻,然后胶合而成,再施以彩绘。俑为一胡人男子像,浓眉深目、鼻高且挺直、短胡须,头戴白毡尖顶帽,帽沿外翻,露出暗红色帽里,毡帽两侧绘红色四出菱纹图案,身穿齐膝绿色袷袍,胸前左侧衣角外翻,露出红色衬里,上绘深红色树草和蜜蜂图案。腰系黑带,脚穿黑色长靴,两臂弯曲向前并紧握双拳,作牵引驼马状,显得英俊、坚毅,显示了乐观自信的民族性格。木俑制作技法精湛,艺术风格鲜明,具有很强的写实性。

铜眼罩 唐代 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27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以铜片模范打制成形,出土时置于死者眼部。铜眼罩的造型犹如现在的眼镜,眼罩的边缘钻有一圈小孔,用以缝缀棉、麻、丝等织物作为装饰。眼罩对着双眼的位置,用小穿孔组成眼形,似乎佩戴眼罩的主人可以通过呈眼形的小孔窥视外界。此眼罩并非实用品,仅是作为障目的冥器使用。阿斯塔那唐墓中的死者有用纺织物覆面的习俗,覆面的眼部挖空,缝缀上眼罩,使眼罩与覆面连成一体。

化妆砚 南北朝 1972年疏附阿克塔拉采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砚板以石片雕刻而成,是研磨化妆品的用具。两边凸起雕刻有莨苕叶饰,这是罗马艺术常见的织物纹饰。上部男像手托酒杯坐于中间,左侧一人为其持壶甜酒,一人面向中间低头而跪,右侧侍者持物站立。下部中间有一研磨之用的凹槽,两侧各雕一小牛。此砚板的织物纹装饰与饮酒场面带有希腊艺术元素,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产物。

绢衣彩绘木俑 唐代 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女俑头部为木塑彩绘,身躯以木柱支撑,胳膊用纸捻制成,呈侍立恭候状。发束高髻,头微向左侧。面部秒回花鈿。身着团花锦上衣、黄地白花绢制披肩。下穿红、黄相间竖条曳地长裙。一派高贵、电压、艳美的姿态。

玻璃杯 汉代 1996年且末扎滚鲁克49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磨面纹玻璃器是指器表主要以冷加工磨面纹装饰的玻璃器皿。新疆地区共发现3件磨面纹玻璃杯,除此之外,其余两件分别出自尉犁县营盘墓地9号墓和营盘遗址墓地。

彩绘宝相花小木罐 唐代 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30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木罐旋制。鼓腹,平底,上带盖,盖有伞形钮。黑色器表上描绘白色纹样。盖上饰卷草纹,罐体绘当时流行的宝相花纹和云纹。整体线条流畅,纹饰精美,但色彩附着不牢固,是专为随葬制作的冥器。

叙利亚文石碑 元代 1953年霍阿力麻里古城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石碑为椭圆形扁平砾石,上部刻十字架圈案,下部两侧有叙利亚文字。这件石碑是1953年中国西北文物考察团在霍城阿力麻里古城发现的,元代蒙占贵族也信仰景教,阿力麻里城又处在丝钃之路和东西交通要道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及重要的政治中心地位促使它在元代成为景教活动的中心之一,而在古城中发掘的众多元代叙利亚文景教碑,有可能是公纪14世纪从西亚来到阿力麻里城传教的聂斯脱利教派传教士或景教徒留下的慕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