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用户未设置 显示号码

自拍的鼻祖——伦勃朗,时代的主题

自拍的鼻祖——伦勃朗,时代的主题

伦勃朗—时代的主题

来自十七世纪的疯狂“自拍”狂魔

        21世纪的今天,大家对自拍肯定不陌生,旅游景点里,各式各样的自拍神器,自拍杆.......摁下拍照键,谁都可以把自己的倩影留在世界的任何角落。而在十七世纪,自拍可不是普通人想要就能要的,这是只有艺术家才能有的“自拍像”。

        据荷兰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Mauritshuis)介绍,伦勃朗等14世纪荷兰画家创作的自画像,数量比其他国艺术家创作的都要多。看来,伦勃朗大师如果穿越来现代,一定会为现当下流行的自拍欢欣不以!

        伦勃朗一生创作了无数的自画像,其数量之多在历史上所有油画家中,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就现藏世界各地博物馆的他的自画像看,据不完全统计也有90幅左右,其中60幅是油画,20幅是铜版画,10幅是素描自画像。每一副作品,自画像中的大师,鲜明而富有个性,观者可以看到时间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记,也可以从他的眼神中,读懂世间的无奈和沧桑,坚毅与执着!

        1929年伦勃朗的《自画像》,他面容安静,头发梳的很整齐,这显现出他比以前成熟多了。伦勃朗身着的黑色皮衣闪闪发亮,外面露着白色的衫衣领子。画面的色调柔和,一束强光洒在他的右额上,这与他身后的黑影开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给人带来良好视觉感。这表现出伦勃朗信念坚定。

        莫瑞泰斯的作品据说是伦勃朗最后一幅自画像。他用厚重颜料着重刻画了右眼下方层层叠叠的皱纹,一只眼睛闪烁出睿智的光芒,另一只仿佛已经死去了。 这位尝尽世间艰辛的老人却充满智慧的一生,以艺术的方式完成了一生的凯旋之音。

        与自拍一样,自画像同样是展示自己愿意展示的一面,大师一生的起伏,伴随带着时代烙印自画像,留存至今。

伦勃朗:晚期佳作特展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在绘画史——不独是荷兰的而是全欧的绘画史上所占的地位,是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诸巨匠不相上下的。他所代表的是北欧的民族性与民族天才。他曾大胆地探索新的绘画技法,重新阐释传统的绘画主题,并激励了后世几代艺术家,也为他赢得了“荷兰黄金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的声誉。

        2014年10月15日落于伦敦市区的英国国家美术馆举办一场名为“伦勃朗:晚期佳作”(Rembrandt: The Late Works)的大型个展项目。展览首席策展人贝琪·威斯曼(Betsy Wieseman)为此次展览的策划人,展览梳理了这位大师从十七世纪五十年代直到1669年去世前晚年时期的艺术生涯。

        伦勃朗的晚年生活与早起得志的时期截然不同,非常落魄且饱受争议,因妻子去世后,他的女仆为他生了一个女儿,为此受到教会的正式谴责为“罪恶的生活”,整个小市民阶层陷入了一个有机会对高贵的灵魂泼脏水而兴奋的境地,从此生活陷入困顿之中。但就是在这段时期内他创作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作品。

        如:《犹太新娘》,创作于1667年,勃朗所爱的人已相继离他而去。在这副作品中大师用浓重的色彩勾勒出一副美好,亲切的氛围,画面中的两个人,在耀眼华富的衬托下,显得细腻而有质感,男子左手温柔搭在女子肩头,女子左手轻抚男子右手,亲切的手姿和虽没有深情对望,但自然流露的含情脉脉神色,无不让人感受爱情带给人类的欢愉与纯洁。透过画卷,我们仿佛能看到两人幸福的过往,那些男子精心呵护女子的情景,历历在目。

        后世的荷兰伟大画家梵高曾面对伦勃朗的画《犹太新娘》时说:“你知道吗,我只要啃着硬面包在这幅画的前面坐上两个星期,那么即使少活十年也甘心。”

        这就是伟大的艺术不朽的魅力。此次特战中,那些作品,如同逆境中的艺术之花,争相绽放,带给人们无限的思考。

伦勃朗的时代——中国行

        7月2日,61幅十六至十八世纪经典欧洲油画亮相南京博物院,展出的荷兰艺术大师伦勃朗·范·莱因以及法国风景画宗师克劳德·洛兰,佛兰德艺术的杰出代表尼古拉斯·范·艾克、,意大利杰出的巴洛克风格画家圭多·雷尼,卡拉瓦乔派画家的领军人物、意大利画家巴尔托洛梅奥·曼弗雷迪等多位大师作品。因创作年代与伦勃朗生活的年代相近,所以,此次展览定名为“伦勃朗的时代”。

         本次展览按照题材分为肖像画、神话与历史、宗教、风景与风俗、静物与动物等五个单元。为中国观众提供了一次近距离欣赏欧洲这三个世纪的精神信仰与社会文化的绝佳机会。展出时间截止至2015年9月2日。

         伦勃朗的时代——如此近距离接触大师的机会,你错过了么?

 

文章参考自99艺术网等相关网站,特此鸣谢!

本文由一百一万编辑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描二维码,关注一百一万微信订阅号!